首页 >> 德育天地 >> 德育活动 >> 正文
【濯缨·毅成】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——歌声嘹亮向未来
时间:2023-03-15  作者:  来源:  点击:

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本期红领巾宣讲的主题是《歌声嘹亮向未来》。


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,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……”队员们,大家都会唱少先队队歌吧?这激扬向上的旋律和歌词,深深铭刻在每一名少先队员的心中。本期《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》,我们要唱着队歌,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。你们做好准备了吗?


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“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”的要求——这既是对青年大哥哥、大姐姐们的希望,同样也是对广大少先队员的希望。我们结合熟悉的队歌,就更好理解了。


第一,有理想。


队歌里把“理想”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,以“为着理想,勇敢前进,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”来结尾,就是要强调咱们少先队是一个用远大理想团结凝聚起来的组织,咱们少先队员是从小有理想、有前进方向的少年儿童。


那么,人为什么要有理想呢?习近平总书记说过,“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”。就是说,一个人如果把树立远大志向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问题(“大”)解决了,其他各种问题(“小”)就能迎刃而解。打个比方,远大理想就像一把“钥匙”,一旦拥有,再加上自己的努力,就能打开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“锁”——这样好的“钥匙”,谁不想拥有呢?


从古至今的事实也证明,但凡有作为的人,无一不是志向远大的人。这个“远大志向”,是指立志干大事,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,从小听党的话,跟着党走。


第二,敢担当。


“担当”指的就是勇担责任、勇当先锋。队歌里,“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”“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”等歌词,充分展现了少先队员“从小学先锋、长大做先锋”的豪情壮志。


有队员可能会问,我们这么小,离什么“责任”“先锋”是不是还远着呢?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“自古英雄出少年”,并列举了很多例子:列宁最初参加革命活动时只有17岁,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时只有22岁,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只有26岁,刘胡兰牺牲时只有15岁,航天报国的“嫦娥团队”“神舟团队”的平均年龄是33岁……


请大家算算,今天的自己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、到2050年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,分别是多大,是不是正处于历史上那些青年英雄们建功立业的“黄金年龄”?所以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接力赛”中,广大少先队员并不是在远远的“看台”上,而是已经站到了“赛场”边上,很快就要走上“赛道”,接过“接力棒”。让我们珍惜时光,努力学习,时刻准备着,长大后担负起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,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“一棒”!


第三,能吃苦。


队歌里有一句“不怕困难”,很多队员唱到这里都唱得很带劲儿,往往还伴随着有力的手势。这个“不怕困难”就包含着能吃苦的要求。


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,我们不愁吃、不愁穿,为什么还要强调能吃苦呢?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告诉我们: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大家想想,吃过了“磨砺”和“苦寒”的“苦”之后,宝剑是不是变得更锋利了,梅花是不是散发出了独特的香味?这就说明,“吃苦”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长本事、有进步、变得更厉害的过程。确实,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,我们现在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,不会像爷爷奶奶小时候那样去吃缺衣少食的“苦”。但是,“战胜困难、解决难题的过程,是真正长本事的过程”这一基本原理始终管用。我们要在内心深处真正把困难当财富、把吃过的苦当收获,在攻坚克难中让自己的筋骨更强健、本领更强大。


第四,肯奋斗。


队歌里有两句话“顽强学习,坚决斗争”,一些队员觉得不太好懂。一般都说“好好学习”“认真学习”,“学习”前面为什么要用“顽强”?“坚决斗争”又是什么意思?这里的“顽强”和“坚决”体现的正是奋斗的样子。


奋斗是一种什么样子呢?习近平总书记说过:“社会主义是拼出来、干出来、拿命换来的。”这里的“拼出来、干出来、拿命换来的”,就是奋斗的样子。这就告诉我们,正常的认真、一般的努力,还不算“奋斗”,只有拿出来一种竭尽全力的拼劲儿,甚至在别人认为不可能时取得成功,那才叫顽强奋斗。


回到我们的学习上,只有把所有学过的知识都搞得清清楚楚,不放过任何不懂、不会的地方,而不是“差不多”就行了,这才叫“顽强学习”,才叫“奋斗”。队员们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像攀登一座高峰,我们的前辈们已经通过奋斗登到了离山顶很近的地方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、更有能力登上山顶。但是,越靠近山顶,风力越大,道路越险——未来冲刺登顶的这几步,需要我们进行比以往更多、更拼的奋斗,必须从小有奋斗的样子!当然,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,而是要在做好现在的每一件小事、完成好每一项学习、生活任务中体现出来。


让我们牢记要求,远眺未来,在星星火炬的指引下,在党的阳光照耀下,紧跟着党奋进新远征!



下一条:称呼背后的故事

版权所有 :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

扫一扫分享